林書豪還不是美國職籃史上打得最好的球員,但是他可能是有史以來竄紅速度最快的球員。這個林書豪現象,是一個醞釀多時而終於形成的「完美風暴」(perfect storm)。

林書豪的興起

Infographicworld 製作了一張很棒的資訊圖表,讓讀者只花一分鐘就能掌握林書豪的前半生。

0221_Lin_600

林書豪在美國職業籃壇的興起,必須從2009年12月哈佛大學出戰康乃狄克大學那一戰談起。當年念大四的林書豪攻下30分,其中22分集中在下半場,率哈佛氣走籃球名校康乃狄克。這個結果之冷門,以台灣的形容法來描述,大概就像是許信良在總統大選中擊敗馬英九一樣

這樣一個大學明星球員,理論上應該是各隊競相爭取的新人。事實上,林書豪卻被多個球團接二連三地選擇忽略或放棄,這在NBA的圈子裡,已經引發了不少的討論。從統計上來說,NBA史上和林書豪一樣出色的球員雖然不多,但是好歹也有41個(連續四場比賽得分超過20分、助攻六次以上、50%命中率)。所以有些教練敢站出來表示,若再來一次,他還是會選擇放棄林書豪。究竟籃球是種藝術,還是和棒球一樣,可以運用數據管理創造「魔球」效益 (Moneyball)?

林書豪的意義

對不同背景的人,林書豪的成功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1. 自卑的台灣人迫不及待地要把「台灣之光」的標籤往他身上貼,從一個吃美國牛(而非台灣米)長大的年輕人身上,滿足「台灣沾光」的可憐情結;
  2. 貧血的台灣媒體需要下一個 Makiyo, 不然一天24小時的新聞節目沒人看;
  3. 基督徒認為這是上帝的旨意;
  4. 哈佛大學的學生和校友則很欣慰終於有了一個會念書也會運動的校友,成為NBA自1954年以來第一位出身常春藤名校的一線球員;
  5. 紐約尼克隊本季表現低迷,總教練Mike D'Antoni很慶幸從沙發縫撿到一張中了樂透的彩券,飯碗因此保住;
  6. 尼克隊球賽電視轉播的收視率在一週內暴漲70%,尼克隊的東家麥迪遜花園廣場公司因此開心地藉機打破和時代華納集團的有線頻道球賽轉播版權談判的僵局
  7. 對NBA這個超級企業來說,終於找到了姚明的接班人,對於中國NBA市場的擴大經營,不論是內容授權甚至是重啟自2008年北京奧運之後就停頓的成立中國NBA聯盟事宜,都帶來了全新的想像空間;
  8. 就面臨經濟長期不景氣的「99%」美國大眾而言,「林來瘋」(Linsanity)則是最新版的「美國夢」成真的故事,這是一個平凡人歷經千辛萬苦,山窮水盡之後,絕處逢生,卻能掌握機會,一夕成名。這對長期失業在家,只能靠電視遙控器打發時間的人來說,具有無比的鼓舞作用。

就是因為上述各族群都能把自我的情感和利益同時投射到林書豪身上,再加上現今當道的社交媒體野火燎原式的傳播力量,才能在短短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集天時、地利與人和,發揮群眾力量,共同打造出「林來瘋」(Linsanity),一個強度五級的超級颶風。

林書豪的商業價值
 
NBA終究是個商業活動,究竟林書豪的「市值」有多少?
 
感謝痞客邦運動邦的協助,我們把林書豪、尼克隊的隊友(史陶德邁爾、卡梅羅安東尼)以及在其他球隊擔任控球後衛的球員的「年薪」和「本球季的累積得分數」相除,計算出這些球員平均每攻下一分,球隊要支付多少薪水的「年薪得分比」,借用財務分析的術語,這個比率可以稱為球員的「本益比」,看看球員的貢獻度與球隊支付的成本是否適當。
 
0221_lin_2

從上圖可以看出,林書豪目前的「年薪得分比」僅有3312,換句話說,他每拿下一分,球團只需要付出三千美元。反觀同隊的「阿媽」和「甜瓜」,年薪得分比則高達35000-40000美元,而全聯盟薪水最高的Kobe Byant, 也逼近30000美元大關。當然,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地變動,但是已經可以看出,林書豪的本益比有多迷人了!
 

更多精采分析,請看《城市格局》部落格。

林書豪無論是美國人還是台灣人,甚或對岸祖國宣稱的中國小伙子,只要熱愛籃球的迷們認同他是"誰",這個林來瘋傳奇就會持續沿燒下去。

覺得這篇專題有道理,就幫忙按個讚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